牙槽脓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牙齿都有哪些错误的观点深入人心 [复制链接]

1#
公益中科 http://nb.ifeng.com/a/20180619/6664841_0.shtml

牙齿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器官,它是构成咀嚼器官的主要部分,也与语言、容貌和健康有密切关系。牙齿好,才可以任意享受美食,充分地咀嚼,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享受生活。牙齿健康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对正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可引发许多疾病,危及全身。因此牙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怎么形容都不为过分。然而在生活中,很多人对牙齿的健康并不重视,反而有很多关于牙齿的错误观点“深入人心”。

错误观点一:牙疼不是病

“牙疼不是病”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也十分认同。我们通常认为牙疼并不是什么致命性的疾病,不必十分在意,环视身边的人,牙齿有了毛病往往忽视不做重视,疼了就吃一点消炎止痛药,实在是痛得不能忍了,迫不得已才会去看牙医。这不仅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还增加了治疗的的成本影响恢复,拖延到最后可能连该患牙都保不住,不得不拔牙。

错误观点二:乳牙坏了没关系

乳牙坏了没有关系。很多家长认为小孩子的乳牙迟早都要换,坏了也没有关系。殊不知,这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乳牙的龋坏,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咀嚼进食和营养的吸收,还会影响到孩子的自信心,还有可能会破坏恒牙的正常生长,导致牙齿发育异常或畸形,影响孩子的一生。

错误观点三:老人就该掉牙。

许多人认为“老掉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无法改变,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老年人出现牙齿脱落除了衰老的原因外,主要原因是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和牙龈疾病的影响,这些都是可以及早预防,杜绝发生的。因此老年人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要注重牙齿保健,爱护牙齿,不咬硬物,注重口腔清洁,减少细菌滋生,定期洁牙,预防口腔疾病,从根本上解决牙齿脱落的问题。只要做好口腔保健,健康的牙齿完全能够伴随人的一生。

错误观点四:牙齿磕掉一小块,不用治疗

有些人在咬硬物时,磕掉了一小块牙,认为不是大事,不用治。其实,在多数情况下,一颗健康正常的牙齿,在咀嚼比较坚硬的食物时,不会发生被磕掉一小块牙体的情况,而牙齿在发育不良或发生龋齿等情况下,才容易受到损坏。损坏的牙齿如果长期不进行治疗,就会继续龋坏,可直接导致牙髓感染发生炎症,最后发展为需要根管治疗才能解决问题。所以牙齿损坏后一定要医院检查,或做充填治疗,即补牙。

错误观念五:刷牙不必较真,只要刷过就可以了

很多人早晚刷牙都是应付,并不认真,刷牙时间短,常常不足3分钟。早上常常因赶时间去上班刷牙而草草了事;晚上睡前困了嫌麻烦或懒,也时常忘记刷牙,甚至还有人认为嚼点口香糖就能代替刷牙。长期如此不认真对待刷牙,口腔内的牙菌斑及牙结石滞留,当进食时,口腔内的食物残渣也会存在于牙齿的缝隙当中,细菌就会发酵牙齿中的食物残渣,形成酸性物质,酸性物质进一步侵蚀牙面就会形成龋洞。这样牙体组织就会缺损,当龋洞进一步扩大时就会侵犯到牙髓组织,造成牙髓发炎,出现牙髓炎,根尖周炎等。

错误观点六:掉一颗牙只要不是门牙看不见无所谓

虽然掉了一颗牙,只要不是门牙或前牙有损个人形象,暂时的影响或许并不大,但在牙齿缺失后,牙槽骨就会逐渐萎缩,邻近的牙齿因为缺少依靠,而向缺失处倾斜,变得松散。同时,缺牙处对面的牙齿也因为失去了相互咬合的支撑而不断伸长,最后造成咬合系统的紊乱,严重时甚至会引发颞下颌关节系统的疾病。另外,缺了一颗牙齿,整个口腔平衡会被打乱,不但牙齿功能下降,而且好牙的负担就会加重,严重时会加速邻近好牙的脱落。由于缺牙后左右两边的牙齿无法获得它们原先常有的支撑压力,它们会在牙龈中变得倾斜,使牙齿逐渐松动,导致牙齿不断地脱落。因此尽早种植或镶牙,才是最健康经济的睿智选择。

错误观点七:洗牙对牙齿不好

有人说,洗牙后牙缝变大了,牙齿变松了,还怕凉怕热,非常不舒服,对牙齿有害。

“洗牙”,专业术语称为龈上洁治,是通过超声或手用洁治器械去除牙龈表面的牙石、菌斑、色素,并且抛光牙面的一种治疗方式。通过这种治疗,可以有效地解决牙龈炎患者的牙龈红肿出血问题,使牙周组织完全恢复健康,避免炎症进一步发展。但是,对于牙周炎的患者,由于牙龈下方的牙槽骨已经发生了破坏,洗完牙后可能会出现牙龈退缩、牙缝增宽、牙根暴露增多的现象,从而可引起牙齿冷热敏感;对于晚期牙周炎患者而言,去除了牙石反而会显得牙齿更为松动了,很多人因此认为是洗牙造成了牙齿的松动和不适,从此拒绝接受洗牙。事实上,洗牙只是暴露了之前被隐藏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根源,恰恰是由于长期不洗牙造成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