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槽脓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科普儿童护齿误区多,正确习惯早养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医院排名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lff/130904/4250130.html

误区

牙不疼代表牙齿没问题

有家长认为,孩子平时认真刷牙,只要牙齿不疼就不会有龋齿的发生,即便是一些不疼的牙病,只要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就没有问题。只有牙齿疼了才需要去看牙医。事实上,等到牙疼才就医,一些龋坏往往已深入牙髓和根尖,治疗难度会大大增加。

专家

建议

正确刷牙就能消除龋齿隐患?事实并非如此。即便使用品质最好的牙刷、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也只能清除口腔中大约60%-70%的牙菌斑,而牙菌斑正是导致儿童蛀牙的重要原因。所以,正确刷牙并不能杜绝龋病隐患。

其实,牙齿不痛并不代表牙齿没有龋病。与恒牙相比,乳牙牙神经纤维分布较稀疏,牙神经对于疼痛的感知功能较恒牙弱。因此,乳牙龋齿即使已侵袭到牙髓,也常常没有症状。临床上还常常见到患牙深龋而导致牙神经坏死。甚至坏死牙神经感染物质已扩散到牙齿根尖部位,导致牙根尖周组织发炎、牙龈脓肿或瘘。患儿却没有疼痛病史的情况。而这些牙神经坏死却没有疼痛的患牙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即使暂时未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但在孩子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炎症会急性发生,引起剧烈疼痛甚至颌面部肿胀或成为一个慢性病灶,对患牙根方牙槽骨及其下方继承恒牙胚的发育产生持续的破坏,更有甚者,可能引起全身性疾。因此,对这类患牙,家长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早期龋齿的治疗十分简单:用特殊材料把龋坏的牙体组织填充起来,一般一次就能完。进而恢复正常的咀嚼功能。而当孩子的牙神经出现病变,治疗起来就比较困难,常需要进行根管治疗,俗称"抽牙神经",治疗复杂、费时,在增加医疗费用的同时,还让孩子多"受罪"。当炎症进行到一定的程度时,则须拔除患牙,然后根据患牙位置、孩子年龄及口腔情况等因素决定是否需要进行间隙保持。

总之,建议家长定期带孩子做牙科检查,及时发现龋齿及早治。一般来说,0-5岁时应每2-3个月检查一次。6-12岁时每半年检查一次。12岁以上每年检查一次。

本文为原创

图片来源于网络

医院·口腔病防治院

总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