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槽脓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陈志平教授第四期遵循严谨的施术理念与逻辑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专业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案例

十四

坚守持续定期有律的复诊作为下一阶段治疗计划的依据

在序曲的案例中,虽然曾提及在牙根弯折(innercurvature)的地方,通常会出现有侧支根管分歧的通道。但Dr.Schilder更常点醒,要时刻记得我们所施行诊疗的对象,每一位病友可都是活生生的个体,如果他病痛牙的牙根确有弯折的情形,和这个透明后影像(图1)所显示的一样,而且在根充后,也确实在该弯折处,出现有许多侧支根管被封填出来的景象(图2)。当然,就可以期待因该牙之根管治疗做得如此彻底与完美,它的根尖病灶必然可以随着时间逐渐愈合复原。但是,如果按照上述所提到的理念,觉得应该在会出现侧支根管的地方,却在根充后的X光影像上,看不到或寻不着原先判定应该会出现的景象,就要求自己再次重新施行治疗,非得一定要将该根管再治疗(ReTreatment)一遍,直到在该牙根弯折之处,出现侧根管的影像为止,那就真的失之过当而不必要。

??图1

脱钙透明处理后,可验证牙根内凹转折处,就会出现侧支根管通道

??图2

若于术前预判应有侧支根管出现之处,根充后却无法得见,就必须加倍小心去召回检视此案例,以决定该如何执行下一阶段的治疗程序

因为,我们牙医师施行诊疗时,不是在跟每个病例作战,而是应尽也当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将原本复杂的根管系统内部所有的秽物清创干净,就行了。况且,不见得每个侧支根管的管腔口径都够大,大到都可以经由X光检视侦测得出来。只要对已尽了心力,却不能让自己满意其结果的病例,得提醒自己,必须加倍小心地去追踪召回检视其病程发展,如果按照常规追踪的时间表,过了六周、三个月、半年、一年,原有的病灶正慢慢有逐渐愈合复原的迹象,那就表示当时的努力,确实有将复杂的根管系统清创干净。但是,如果过了半年、一年的追踪期,原有的病灶仍然没有改善,那就要想到该采取下一阶段的治疗程序,也就是运用根尖手术(ApicalSurgery),来解决这位病友问题牙的症候了。

案例

十五

根尖手术所必须执行的逆充填,往往要求做到饱满溢出,即要做到致密过度封填(Overfilling)

三十多岁男性病友,经由其他医师的转介,求诊时(年),主诉其左上第二前磨牙(25)刚刚根管治疗,并装戴上牙冠,但当咀嚼咬合碰触时,总觉得该牙会有轻微的肿胀与酸痛感,惟症状并不明显,也未困扰其日常生活作息。

然而转诊医师却认为:该患者主诉区域邻近的左上第一磨牙(26)的根尖,在X光影像上(图3),疑似有放射透射阴影,且怀疑邻旁的左上第一前磨牙(24)也有相同的病灶存在。临床检视该区域,发觉确实是有一些类似牙周疾病的症状,且伴随有牙龈萎缩现象。也因为邻近牙齿都有牙龈萎缩的关系,让我们有机会可针对原本有牙冠覆盖的26,施行牙髓电活力测试(EPT),从而发觉其26和24,在EPT测试下,数值显示都在正常范围内。再经由触诊及敲诊,更将问题明确的指向原已完成根管治疗的25。

??图3

25刚刚完成根管治疗和牙冠配戴,每当咀嚼咬合碰触时,患者总是抱怨该牙会有肿胀与酸痛感;转诊医师却认为问题可能来自邻近的26或24

因此,建议病友将该牙冠和铸造桩核移除,认真考虑接受根管再治疗。但病友考量经济及时间因素后,想寻求最快速和简便的方式处理。我们因而更改建议:对该患牙直接进行根尖切除及倒充填。同时详尽地向病友解释:若直接施行手术治疗,有可能只解决部分的问题;因为,如果很幸运,目前主诉问题的核心起源就在25根尖三分之一处,是前次治疗没有做好合宜的根管清创、修形与充填的位置,那么,直接的根尖手术就可以帮得上忙,解决得了问题。但万一真正核心问题,出现在25的牙根中段或是冠侧部分,那么仅只施行根尖部位的手术,对求诊问题症状的解决并没有多大的帮助。

在医患双方都已理清手术将存在的施术瓶颈和限制后,患者表明愿意承担这样的风险,选择接受较为简便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于是,便针对25施作正规的根尖切除手术,(垂直牙根长轴切除2~3毫米的根尖组织),术中更以超声波作根尖倒充填窝洞准备,最后再以汞齐(Amalgam)作致密的倒充填窝洞填补(图4)。

??图4

当确诊问题源头为25,并经详细沟通各个治疗选项之优劣后,患者表明愿意承担风险,选择接受根尖手术进行治疗。本例完成于90年代,当时汞齐(Amalgam)是最普遍使用的倒充填材

后续予以定期追踪检视,经术后六个月的观察(图5),患者觉得该牙已可以进行咀嚼咬合,且原有的不适症状都已缓解。术后将近一年X光检视(图6),发现该牙根尖手术区的骨组织缺损,已渐渐复原,根尖部位也可清楚见到牙槽骨板(laminadura)重现的完整影像。

??图5

术后六个月,患者原有的不适症状都已缓解,且表示25已可以承当咀嚼咬合受力

??图6

术后一年,25手术区的骨组织缺损已复原,根尖部位也重现牙槽骨板

此案例很幸运的,仅以直接的根尖手术方式,就将病友主诉问题解决。由此也证明,若牙根尖周病灶来源,确实出自髓腔根管内部时,只要能将所有病变源头清除,并做致密的封填,(无论采行的是正规的非手术或手术介入),都可以达到预期性成功治疗的目标。

案例

十六

根尖手术不宜立即当作前次根充不良的矫治选项

三十多岁女性患者,就诊时主诉:肿痛患牙曾在三个月前,由口腔外科医师施行过根尖手术,处理之后,也确曾短暂性解决了原本的肿痛问题。由手术前原有的X光影像(图7)显示:其左上侧门牙(22)有一桩核修复体存在,然而,其根管内部可能只接受过简易的杀神经治疗,并没有经过正规的根管清创、修形与封填;且其主根管在桩核修复体朝根尖端,隐约看到有一些老旧药棉填塞的影像。

??图7

22突发性肿痛难耐而就医,X光片显示该牙前次并未接受正规的根管治疗

依照病友的描述,该牙之病史可追溯到农历过年前夕,因突发性肿痛难耐等不适症状而就医。虽然当时口腔外科值班医师有告知:最理想的治疗方式,应是将旧有的修复牙冠及桩核移除,重新施行根管再治疗。但病友因即将过春节连续假期,只得无奈选择以最快速的解决方式来处理该牙的肿痛不适。于是,口腔外科医师就对该病痛牙施作根尖切除合并脓肿搔刮手术。据病友回忆:原肿痛症状在手术治疗过后,大概消失了一个半月到两个月左右,就又再次断断续续出现。而当病友来到根管治疗专科求诊时,该牙之牙龈组织又已出现瘘管,且邻近周边组织在触诊时,既肿又痛。当以牙胶尖探寻牙龈瘘管的病变源头时,于X光影像上显示依然还是指向该颗侧门牙(图8)。经过详细解说病情原由,提供不同治疗选项,以及分析说明相关可能预后之比较后;病友表达强烈留存此颗侧门牙的意愿,因此决定接受根管再治疗。

于是,在显微镜帮助下,以不破坏过多牙齿结构的原则,精准的移除桩核修复体,接着进行正规的根管再治疗处理,顺利取出旧药棉,根尖端脓液顺利被引流排出,再经过彻底的根管清创、修形,以及理想的致密封填后(图9)。

??图8

以牙胶尖探寻瘘管的病变源头,显示依然还是指向22,佐证根尖手术不宜立即当作前次根充不良的矫治选项

??图9

经过解析病情原由,提供不同治疗选项后;患者表达强烈留存22的意愿,决定接受显微根管再治疗

经过六个星期的追踪,可在召回检视的X光影像上,看出原根尖处骨组织缺损正慢慢复原(图10),半年之后,骨缺损仍持续恢复中(图11),而该颗牙齿再也没有不适或肿痛的情形发生。虽经辛苦的治疗历程洗礼,终究还是换得成功保住该牙的期盼;于是病友乐意继续接受对其上颌相邻牙齿,也都重新予以施行根管再治疗的建议。

经由系列性拆除12和11的旧有桩核,并逐步清除填塞于根管内部的药棉和糊剂、或填补材等混充物后,重新打开根管通道,再依正规的清创、修形和填充程序,顺利完成「显微根管再治疗」工作。于定期召回检视时,病友都表达非常感谢团队努力救助,完成留住22的心愿,不至于让她有所遗憾,失去母亲给的天然牙;只因错在发病的时间不对(正好是春节前),不得不作了错误决定(接受根尖手术引流脓血,以解除肿痛),就无法保住22。

??图10

再治疗六周后,影像上可看出原根尖处骨组织缺损正慢慢复原

??图11

再治疗半年之后,可见原根尖骨缺损仍持续愈合复原中,且患者表示22再也没有出现不适或肿痛情形

透过定期召回检视,22再治疗二年后(图12)、三年后(图13)的影像,都可见到原22根尖的骨缺损无论是因感染病变、或因根尖手术所造成,如今都已完美愈合复原,而且牙根周旁的牙槽骨板也都完全显露。本例22的根充物只不过是传统的牙胶尖和根充糊剂;由于封填前22根尖已被切除一段,因此根充物显然是过度饱满地露出于牙根表面,与牙槽骨组织接触。由此案例无疑地再次印证完美的过度封填(overfilling),不会干扰愈合复原机制的启动与进行。

??图12

22再治疗二年后

??图13

22再治疗三年后

案例

十七

若确认前次治疗失败原因可矫治或改善,当优先选择施行再治疗

左上第二前磨牙(图14、15),25牙根也在根尖处有一鼓起来(与案例九为同一患者,点此处回看案例九),呈现类似球状茎(bulbousroottip)的结构,且根尖周围有放射线透射阴影(radiolucency)。经重新施行正规的根管再治疗之后,(包括拆除旧有的修复牙冠、小心移除铸造桩核,以重新找回主根管通道,并遵照正规之根管清创、修形与封填准则施术),在根充后的X光影像中(图16),我们依然可以发现,就在根尖鼓起的球状茎处,有复杂的侧支根管被致密填充的景象出现。

??图14

25之根部也有一特异的鼓起结构,同理应预判该部位或有岔分的侧支根管通道

??图15

审慎评估现有设备以及自我能力后,当确认25和27前次根管治疗失败原因可被矫正,那么得优先考虑施行再治疗,根尖手术应是备?选择

??图16

25完成根管充填后,在预期位置也呈现侧支根管被扎实封填的景象,因上次就诊经验(案例九),这回特别要病友与转诊医师都同意一并对27施行再治疗后,才转回原诊所作固定桥修复治疗

经过常规六周(图17)、三个月(图18)、半年(图19)、一年(图20)的追踪检视,可以发现原有根尖病灶正慢慢变小,显示正逐渐愈合复原中。

??图17

再治疗六周后,25和27两颗支柱牙皆建议尽速完成核与冠修复,以确实维护完整的冠侧密封(CoronalSeal)

??图18

三个月后召回,25原根尖部位病灶已有明显愈合迹象,且病友表示无明显不适,建议完成固定桥置放,恢复咀嚼功能

??图19

半年后,25根尖病灶持续愈合复原中,且已重现部份牙槽骨板

??图20

一年后,25根尖病灶几近完全复原愈合,而牙槽骨板多半都已重建

但这样还不够,最终对每一病例,Dr.Schilder总希望能够可以持续追踪两年、三年以上,必须看到原有病灶完全愈合复原,直至牙槽骨板重现为止。假使治疗牙之根部于接受治疗时,尚未出现任何可见的病灶,也建议得追踪两年,以确保患者之相关部位,在追踪期间都没有出现任何病灶或不适现象。如果,万一有任何病灶,不如预期般地愈合复原,或有不该出现之病灶或不适,超乎预期地现身,那么就要审慎考虑进行必要的后续处置,如施行根尖手术等。这样才是施德氏根管治疗所追寻的终极目标,一切都需如预期发展并确定成功。

//////

今天的精彩病例分享到此结束

下期将为大家带来

首部曲最后三个案例

敬请期待~

//////

《根管治疗的美丽与哀愁》

往期·回顾

//第一期:分享可预期且成功的根管治疗技术

//第二期:尊重复杂多变的根管系

//第三期:遵循严谨的施术理念与逻辑思维(一)

作者介绍

*感谢朱姝医生辛苦校译

——END——

联系我们

常州八颗牙官方网站/p>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