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20日——民营论坛
翼板种植体植入术(TPP种植)最早在年被学者提出,为一稳定的上颌后部骨量不足的修复方案。TPP种植体长度需为15~20mm,才足以利用翼板的皮质骨区域固位。有文献报道更长的种植体生存率更高,但仍需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来佐证。翼板种植体植入术,预备种植体窝洞路径是通过上颌结节到达蝶骨的翼状板或舟状窝。翼状板的皮质骨厚度平均约为6~6.7mm,若45°放入种植体,种植体可以结合8~9mm皮质骨,同时根方可以穿出2mm进入翼板窝。
回顾文献,年一篇Meta分析纳入9项临床研究,累计枚植体,5~10年种植体存留率达90.9%。
年另一篇系统性回顾研究纳入名患者,共枚TPP种植体,统计10年平均生存率为94.85%,失败率在2.9%~10.9%之间,结果提示TPP植体能够成功用于上颌萎缩的患者,但也指出TPP种植在临床应用中仍需谨慎。
TPP种植方案有以下优点:
不需行植骨手术;
上颌窦的完整性得以保留;
上颌窦的解剖结构不再成为技术难点;
种植体的成功是可预期的;
修复体前后径增加、没有悬臂;
种植体放置的角度易于修复,并发症少;
可以同期进行上颌结节缩减术及软组织手术,治疗时间相比上颌窦底提升术缩短。
TPP种植方案有以下缺点:
技术敏感性高,有15~20mm距离的半盲操作;
上颌结节区和翼板区必须有足够的骨支持;
由于其位置的原因,不太容易利用放射线检查评估其种植体边缘骨丧失的情况等。
进行TPP种植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种植体偏前进入上颌窦,种植体偏外没有到翼板甚至伤到翼丛,种植体偏高伤到腭降动脉,种植体偏后进入翼内肌等。
颧骨种植体植入术的植入路径是经过颧牙槽嵴到颧骨区,颧骨也能为种植体提供足够的稳定性,完成种植后即刻、早期或延期负载,以下视频是翼板种植体植入术和颧骨种植体植入术的病例资料。
笔者心得
熊靖宇老师提出,翼板种植体植入术和颧骨种植体植入术是在严重萎缩的上颌骨行种植修复治疗的两种可靠方案,既能避免大量植骨,还能有较高存留率,种植体可以成功支持固定修复、支架结构的覆盖义齿等多种修复方式,即刻负重成功率高,但还需要更多关于穿翼板种植和穿颧种植的前瞻性研究的论证。
作者简介
刘楠馨
重庆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硕士
发表SCI论文6篇
参编《中国口腔种植临床精粹(年卷)》、《中国口腔种植临床精粹(年卷)》
研究成果曾多次在全国种植、基础大会上进行演讲,并在年成都赛区BITC病例大赛、年重庆赛区BITC病例大赛、中国西部种植病例比赛中获得优秀病例奖、三等奖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