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槽脓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颌面解剖生理 [复制链接]

1#
被患者誉为白癜风克星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5941864.html

PhotobyKetutSubiyantofromPexels

上颌骨是面中部最大的骨骼,左右各一,两侧对称,在腭中缝相合。形态不规则,分为四突一体。额突、颧突、腭突、牙槽突。

上颌窦底与上颌后牙根紧密相连,根尖的感染及上颌断根摘除术易累及上颌窦。(拔断根时断根有可能被敲到上颌窦里)

上颌骨的解剖生理特点:

不易骨折,上颌窦的支柱性结构及空腔。

若发生骨折,易并发颅底和颅脑损伤。(脑脊液鼻漏、脑脊液耳漏)

骨折移位与所受外力大小方向有关。与下颌骨相反。

骨折后愈合快——骨质疏松、血运丰富。

骨折薄弱线:LeFortI、II、III型骨折线。从下至上,不同的骨折线对应不同的临床表现。

LeFortI型是低位或水平骨折。II型是中位或锥形骨折。III型是高位骨折或颅面分离。

下颌骨,一人一块,颌面部唯一可以活动而最坚实的骨骼,两侧对称,在正中线联合呈马蹄铁形。

下颌骨分为下颌体和下颌支两部分。

下颌体上缘为牙槽骨、牙槽窝。下缘上有二腹肌凹,为二腹肌前腹附着点。下缘骨质致密而厚。

下颌体外面有颏孔,颏神经穿过。里面有颏棘,为颏舌肌和颏舌骨肌附着点。

下颌支有左右垂直两部分,上方左右各有两个骨突,前方为喙突,后方为髁状突。两骨突之间的凹陷切迹为乙状切迹。

喙突为颞肌的附着部位。髁状突为颞下颌关节的组成部分。髁状突颈部有翼外肌附着。

下颌支外侧面有咬肌附着,内侧面有下颌孔(下牙槽神经血管穿行)、下颌角区有翼内肌附着。

下颌骨的解剖生理特点:

下颌骨的骨质薄弱区-下颌骨的正中联合、颏孔区、下颌角区、髁状突颈部外伤时易发生骨折。(胚胎发育时,下颌骨在正中联合处合二为一)

血供较上颌骨少,骨质致密,有强大致密的肌肉筋膜包绕,易发生骨髓炎。

骨折移位与所受外力方向不一致,而与肌肉牵拉方向有关。(类似于锁骨骨折、肱骨上端骨折)

咀嚼肌主要附着于下颌骨上,司开口、闭口和下颌骨的前伸和侧方移动,分为闭口和开口两组肌群以及翼外肌。神经支配为三叉神经,主管运动。

咀嚼肌的开口肌群(降颌肌群)包括二腹肌、下颌舌骨肌、颏舌骨肌,主要起于下颌体,止于舌骨,是构成口底的主要肌群,总的牵引方向是使下颌向下后方。

表情肌大部分起自颅骨,止于面部皮肤,肌肉较薄,收缩力弱。

表情肌主要位于自然孔裂的周围,具有两种排列方式:环形-缩小孔裂;放射状-开大孔裂。

表情肌与皮肤紧密相连,外伤或手术切开皮肤后创口裂开较大,应逐层缝合,以免形成内陷瘢痕。(切口方向应沿皮纹走行)

表情肌由面神经支配运动,当面神经损伤时易导致表情肌瘫痪,造成面部畸形。

颌面部的动脉血管主要来自颈外动脉的分支,其中颞浅动脉、颌外动脉的搏动可在体表触及。

面部静脉的特点:

静脉管腔内瓣膜稀少或缺如;

内眦静脉和翼静脉丛直接与头颅内的海绵窦相通。

危险三角区是指从鼻根到两侧口角连线形成的三角区。

面部发生感染并受外力压迫时,静脉血可向颅内逆流,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膜炎、脑脓肿等严重并发症。

颌面部淋巴组织由淋巴管和淋巴结组成,淋巴管呈网状结构,收纳淋巴液汇入淋巴结,为颌面部的重要防御系统。

正常情况下,淋巴结小且软,不易扪及,当炎症或肿瘤转移时,相应淋巴结就会肿大,故有重要临床意义。

炎症:淋巴结肿大和疼痛

肿瘤:无痛性肿大(恶性肿瘤切除时作相应淋巴结清扫)

口腔颌面部的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主要是三叉神经和面神经。

三叉神经由颅内三叉神经半月节发出三支感觉神经,即眼支、上颌支、下颌支。其中下颌神经有运动神经加入,组成混合神经。

上颌神经主要分支:上牙槽神经(该神经分为前、中、后三支)、蝶腭神经、眶下神经、颧神经。

蝶腭神经由鼻腭神经、腭前神经、腭中神经、腭后神经相互吻合成上颌牙槽神经内环。鼻腭神经从切牙孔穿出,腭前神经从腭大孔穿出。

上牙槽前神经、上牙槽中神经、上牙槽后神经相互吻合成上颌牙槽神经外环。

拔上牙槽牙齿,打麻药时上颌牙槽神经内外环均需麻醉。

下颌神经含有感觉和运动两种神经纤维,又称为混合神经。

下牙槽神经由下颌孔进入下颌管,分布于同侧下颌全部牙齿及牙槽骨,并在中线与对侧下牙槽神经相交叉,在前磨牙区发出分支出颏孔,成为颏神经。分布于第二前磨牙前面的牙龈、下唇、颊粘膜和皮肤。

舌神经分布于舌前2/3、下颌舌侧牙龈、口底黏膜。

颊神经平下颌第三磨牙面穿出,分布于下颌磨牙颊侧牙龈、颊部后份黏膜及皮肤。

以上神经分支在翼颌间隙内,颊神经位于前外侧,舌神经居中,下牙槽神经居后,这种关系对下颌阻滞麻醉有一定临床意义。下颌阻滞麻醉从一个孔进针(下颌孔),逐级麻醉三根神经,先麻醉下牙槽神经,再麻醉舌神经,再麻醉颊神经。

面神经是以运动神经为主的混合性脑神经(VII),含有运动、味觉、涎腺分泌神经。

面神经出茎乳孔后,进入腮腺内分为五支。颞支(受损时额纹消失),颧支(受损时眼睑不能闭合),颊支(受损伤时鼻唇沟消失,不能鼓腮),下颌缘支(受损时下唇瘫痪),颈支(受损时颈部皮纹消失)。

涎腺是口腔颌面部的消化腺,分为大、小涎腺两类。大涎腺包括腮腺、舌下腺、颌下腺。

腮腺是最大的涎腺,为纯浆液腺,由浅叶、深叶、峡部组成。腮腺投影在耳屏前。

腮腺导管在颧弓下一横指处,由腮腺浅部前缘穿出,开口于上颌第二磨牙正对的颊粘膜上。

腮腺导管在面部的投影标志:耳垂到鼻翼和口角中点连线的中1/3段上。腮腺疾病易出现肿瘤。

颌下腺,位于颌下三角,形似核桃,分泌浆液和黏液的混合腺,以浆液为主。

颌下腺导管起自深面,自下后方向前上方走行,开口于舌系带两旁的舌下肉阜。颌下腺疾病易出现涎石。

舌下腺位于舌下,为最小的一对混合涎腺,分泌液主要为黏液,直接开口于口底。

整理徐鑫鹏

排版徐鑫鹏

审核*秋园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