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槽脓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超声临床应用,可视化臂丛神经阻滞在通路管 [复制链接]

1#

超声引导臂丛神医院已经常规开展。在基层一线的通路手术室,因为超声设备还不能普及,很多麻醉医生还采用传统触诊盲扎方式。不过因为通路病人血管条件特殊,盲扎时入血管的情况发生很频繁,因为没有超声可视化,过去通路手术室麻醉医生一直很疑惑。在最近可视化实践中,终于发现了这条捣乱的血管,请大家和我们一起了解。

血管通路管理中很重要的一环是PTA手术(球囊扩张术),在通路管理最完善的日本PTA手术是预约性手术,因为有着完善的随访制度。目前在国内因为各种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疗理念相对落后,很少有区域能做到预防性PTA手术,大部分的患者在行PTA术前,内瘘血管已经损坏较严重。

超声因便携,图像实时,无辐射非常适合做球囊引导手术。因国内病人在做手术时,血管损坏范围较广,所以常规行臂丛神经阻滞来作为术中和术后镇痛。

牧人在和一线通路手术室的麻醉医生交流时发现,过去通路手术室麻醉医生在盲穿行神经阻滞时,约一半经常会扎到血管引起搏动性回血,造成麻醉医生心理上的压力。

最近牧人和麻醉医生一起操作臂丛时,发现通路病人因为自体内瘘引起患侧静脉扩张,在肌间沟和锁骨上窝处会出现一条异常扩张的静脉,这条静脉环绕在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前方,血流量较大。

正常人此处是不会探及如此明显扩张的静脉血管(自体内瘘会造成通路侧手臂静脉广泛性扩张,越接近吻合区域静脉呈现动脉化表现),牧人猜测这就是麻醉医生在做血管通路病人时,会容易扎到血管的原因。过去没有超声可视化引导,麻醉医生凭借手感,的确很容易扎到血管,特别是通路病人的血管情况较一般人更为特殊,存在广泛性扩张,血流量增多,有搏动感(正常人静脉是没有搏动感的)。

肌间沟前方可见异常扩张血管(蓝色血流),正常人一般此处静脉不会显示

有了超声可视化,通路区域麻醉更安全,和几位通路手术室的麻醉医生交流,过去他们是不敢打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现在可以放心大胆的进行精准麻醉。最近实践了很多肌间沟,锁骨上,腋路的臂丛阻滞,效果都很好,麻醉医生也很放心。不过遗憾的是神经阻滞针没有被纳入医保,一直没有合适的针进行阻滞。于是我们尝试用比较长的注射针加延长管,只是需要在入路上要找到更短更安全的路线。因为针不够长一直没有做穿锁骨的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希望后期我们能有称手的神经阻滞针。

血管通路MDT

游牧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